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商南县首届优秀人才名录
编者语:人才是强县之基、富民之本、发展之源,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首要资源,关系到商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加强人才工作,作为“富民强县”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全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县各条战线呈现出人才辈出、各显神通的喜人局面,各类人才在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县委、县政府对评选出的32名首届优秀人才进行了隆重表彰,并发出了向优秀人才学习的号召。全县上下要以优秀人才为榜样,大力学习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全县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加快实现“陕西十强县、西部百强县”目标贡献聪明才智。
一、商南科技英才
张淑珍,女,1937年4月出生,河南太康人,中共党员,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毕生致力于南茶北移的引进推广工作,成功培育出商南茶,使茶成为商南人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商南目前拥有优质茶园20万亩,年产茶130万公斤,年产值达1.3亿多元。“商南泉茗”、“商南乌龙茶”被省政府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品牌,“双山”牌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她本人先后获得县级以上各种荣誉和奖励130项(次),1991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奖,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商洛市突出贡献奖。主持完成的仙茗茶技术开发项目、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与设备引进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商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
柯连蔚,男,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2001年在商南县医院创建商洛市第一个神经外科,为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神经外科目前已发展成为县医院重点科室,被市卫生局确定为商洛市优势医疗专科。2004年主持完成的《自体颅骨瓣移植于髂骨外板二期修补颅骨缺损》科研项目获商洛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主持完成的《钻孔引流血肿抢救急性进展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科研项目获商洛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在《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等权威专业杂志发表论文5篇。2014年1月被市人社局认定为“商洛市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汪祥华,男,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文化广播影视局总工程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和第一研发人,2012年主持研发并组织建设了全县调频广播覆盖(应急)网络工程,商南县被陕西省广电局授予“全省应急广播网建设示范县”称号,该技术在全省和周边省市推广应用。2012年负责研发、实施推广的《可寻址智能控制调频广播覆盖(应急)网络系统》获商洛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陕西省第二届职工科技节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铜奖。2004年被县政府授予“十百千学科带头人”称号。
汪明正,男,1963年2月出生,商南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致力于林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省级重点科技项目)、油用牡丹良种繁育推广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等一批重大林业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撰写可研论证报告30余篇。主持选育的3个油茶良种,于2010年6月通过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大力发展油茶、油用牡丹产业,被陕西省林业厅吸收为油茶专家组成员。2011年带领团队完成的“商南县秦油系列油茶良种选育”项目获商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年被商洛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科普示范带头人”称号。2011年至2013年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
二、商南企业精英
刘先印,男,1951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秦东集团公司董事长。1997年承包改制即将倒闭的东岗水泥厂,使其发展成为一家跨行业、多产业的企业集团。公司近年来解决人员就业590余人,参与社会公益捐助38万余元。近三年累计上缴税金近5000万元,居全县工商企业纳税额之首。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能紧扣时代发展主题,积极调整企业产业结构,使公司规模不断壮大,秦东集团公司已成为商南县颇具规模和实力的龙头企业之一。2012、2013年被市政府授予“优秀厂长经理”荣誉称号,2012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个人”、“优秀厂长经理”,2013年1月荣获“商洛十大最具经济影响力人物”称号。
李胜前,男,196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商洛市朝阳集团公司董事长。朝阳集团公司2012年、2013年缴税额均在1000万元以上,居全县纳税企业前列。“金丝源”商标被认定为 “中国驰名商标”。热心公益事业,近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500余名,累计捐款200余万元用于修路修桥,为200余户困难家庭和五保户进行无偿资助,他的爱心善举在全市传为佳话。2012年以来,先后被商洛市政府授予“优秀厂长经理”,被市政府办授予“为公益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优秀民营企业家厂长经理”等荣誉称号。
蔡华宪,男,195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中剑实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主持研发的“全石油焦法”、“高温分离法”两项工艺技术分别获得国家专利。 “中剑”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企业就业人员稳定在300人以上,2008年至2013年连续多年被市政府评为节能减碳先进企业。热心公益事业,近年来为资助贫困大学生、投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达170余万元。2012年荣获“商洛十大经济人物”称号,2011、2012年分别被县委、县政府授予 “优秀厂长经理”荣誉称号。
范为学,男,1963年3出生,中共党员,商南豪迪集团公司总裁。2000年,组建豪迪集团。2013年度公司实现纳税600余万元,近年来累计解决社会就业人员达1000余人。大力支持民生及社会公益事业,实施产业帮扶工程,积极修路建桥、建校舍,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共赢。豪迪集团曾先后荣获中国“100家最具投资潜力品牌企业”、“陕西省优秀企业”、“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十一五’重点培育企业”、“陕西最具活力和影响力企业”、“商南县五强企业”等多项荣誉。本人分别荣获2011年“陕西企业精英”、“2012年度商洛十大最具经济影响力人物”、2010西部十大杰出企业家、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商南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为陕西省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
三、商南技术能手
韩进彪,男,1965年4月出生,江苏苏州人,商南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园林工程师。2002年,他千里迢迢只身来到商南,担任金丝峡开发建设技术总监和顾问,先后参与了金丝峡景区、上苍坊森林公园、闯王寨、任家沟新农村、县城塔坡公园、金丝峡镇美丽乡村、金丝峡镇步行街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设计和绿化提升工程技术指导工作,能把设计理论和当地特色相结合,设计出获得各方满意和好评的建设方案,为商南打造出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工作中吃苦耐劳,为金丝峡创建国家5A级景区,商南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城市,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的国际花园城市做出显著贡献。连续两年荣获商南县政协公益事业奖,2014年被县委、县政府 授予“商南县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和“城镇建设突出贡献奖”。
戴玲,女,1974年11月出生,商南天鹿酒店餐饮部经理。以她为代表的团队将商南的农家乐经营得风生水起,引领商南农家餐饮新潮流,为商南旅游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爱岗敬业,积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菜品花样,挖掘、整理、优化农家特色菜品资源,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系列农家乐菜品。乐于奉献,面对慕名前来的学习取经者,认真传授,积极带动当地农家乐集群发展。被商洛市委宣传部、旅游局评为“香菊杯”商洛市农家乐厨艺大赛服务明星,2012年被商洛市商务局、市工商联、市饭店协会评为全市饭店行业商洛风采优秀职业经理人。
四、商南富民先锋
何衍军,男,196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清油河镇洋桥村党支部书记、延和谷物专业加工合作社副理事长。2008年创办延和谷物专业合作社,荣获“商洛市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称号。合作社带动周边邻村5000多农户在谷物生产上向规模化、基地化、科学化发展,使农民从中获益,实现了由个人致富到带领当地农民群众一起脱贫致富的转变,为群众所公认。“商谷”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2010年、2013年分别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商洛市“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商洛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6月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标兵”。洋桥村先后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商洛市“标杆支部”、全市“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一类示范村党组织。
张源泉,男,196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宏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办商南县唯一一家集良种繁育、生猪养殖、定点屠宰、分割肉品及副产品加工、冷藏、物流为一体的农牧业综合性企业,为商洛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年出栏1万头的市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和年屠宰30万头的生产加工线,实现年产值6000万以上,年纳税20万以上,建立品牌门店10余家,解决就业72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安置周边农民及大学生就业,向贫困家庭及大学生累计捐款20余万元。2013年以来,先后荣获商南县“岗位标兵”、“全民创业先锋”、“优秀厂长”等荣誉称号。
汪涵,男,1977年12月出生,商洛市神州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返乡创业人员,创办了神州实业有限公司,公司目前已成长为商洛市具有自主研发及经营进出口权的高科技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公司2013年出口创汇348万美元,上缴税金22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在公司工作的农民工平均每户每年新增劳动收入7500多元,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学生就业问题。热心公益事业,2012年以来累计捐款20余万元。先后荣获商洛市“劳动模范”、商南县“优秀厂长经理”、“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全民“创业先锋”等荣誉称号。
金太华,男,197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商洛市鸿伟生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年8月创立商洛市鸿伟生态实业有限公司,近年来累计吸纳社会就业人员60多人。2013年公司建立的土鸡散养基地被授予市级标准土鸡散养基地,并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吸引带动试马及周边镇村100余农户发展散养土鸡,使当地群众得到脱贫致富。结合“双包双促”精准扶贫活动,无偿为养殖户提供育雏一月可直接散养的鸡苗,免费进行系统化培训,提供管理、饲养、防疫等技术服务,最后按市场价统一回收成品鸡,让养殖户无后顾之忧,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吴玉琴,女,1962年10月出生,陕西西安人,商南县秦裕木本油生物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09年,她放弃优越的大城市生活来到商南,与商南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十二五”发展20万亩油茶和建设5000吨茶油加工项目框架协议。五年来,她带领的团队累计投入油茶产业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建成了商南县第一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完成了全县油茶种质资源调查和油茶良种选育工作,选育的秦油9号、15号和18号3个油茶品种(系),于2010年1月通过陕西省林业厅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改扩建三角池林场油茶良种繁育基地120亩,培育油茶良种嫁接苗1250万株,该苗圃被省林业厅授予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公司生产的“秦枫”牌茶油占据商洛乃至陕西茶油市场90%以上份额。秦裕公司被陕西省科技厅授予“民营科技企业”称号,油茶良种选育项目获得商洛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14年,被商南县委县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五、商南文化名人
谭学礼,男,1949年12月出生,商南《金丝峡周报》总编辑。50年如一日,与笔墨为伴,与诗书为友,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学一行,学一行专一行。1978年,合作创作的歌剧《望春花》,获商洛地区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2004年创作的歌词《美丽的金丝峡》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省旅游歌曲大赛特别奖。2009年著述《草根文集》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报告文学、影视剧本、歌词、散文等作品50余篇38万字。创作电视专题片、艺术片歌词14首,录制电视新闻专题、文化艺术片近百部,获省“优秀广播影视作品”奖8部,获市“优秀广播影视作品”奖32部。2010年领衔创办《金丝峡周报》,为商南对外宣传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12年撰写的《金丝峡价值新时期区域生态旅游再创新》发表于《人民日报》国际金融版。在《陕西日报》、《新华网》发表长篇报告文学《鹿城记忆》,受到业界高度认同。撰写的《商南赋》刻于县文化广场。
姚家明,男,196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商洛实力派代表作家之一,系陕西省第三届签约作家,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荣获省级以上各类文学奖10余次。1998年至今在《北京文学》、《延河》、《长江文艺》、《延安文学》、《青海湖》、《雨花》及《人民日报》等全国10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200多万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永远的玫瑰》、《陈凤的腊月》、《古渡》,长篇小说《守望》、《生龙寨》,散文集《远去的故乡》。《守望》被省纪委监察厅、省文化厅等部门评为党的十七大以来陕西省廉政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黑月亮》荣获第四届“紫香槐”杯全国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短片小说《弃婴》被华文作家杂志社评为短篇小说类一等奖。《最后的秘密》获第二届“新视野”杯全国文学征文活动小说类一等奖。
牧歌,男,1963年7月生生,商南金丝峡书画院院长。县书画艺术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县书协、美协、书画院、秦岭盆景创始人。组织省、市、县书画展30余次,作品多次入选省市书画展和作品专集。举办书画培训班20余期,培养书画学员1000余人。国画《放排》作品被省环保书画大赛组委会、评委会评为优秀奖。荣获《会计法》颁布实施20周年全省财会人员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书法类优秀奖。个人专题《走进牧歌》电视节目在省市县台展播。身兼《金丝峡》、《新媒时代》、《商南人文荟萃》、《商南民俗通》编委编辑。出版《牧歌书画册》,著剧本《郧商风云》、小说《商山四皓传奇》《封王令》、散文《峡峡碧绿在心头》等200余万字作品。
李瑞兰,女,1963年2月出生,商南县剧团四级演员。从艺三十多年,曾多次获得市级以上各类演出比赛奖励,为繁荣发展全县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勇于担当,主动承担剧团新招录学员的教学、培训和辅导工作,积极传授表演经验及知识。艺术上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全年下乡演出达五十余场次,被群众称为“金嗓子”、“百灵鸟”。2004年主演的小品《真情》获陕西省第五届残疾人汇演二等奖,同年10月,该剧目荣获全国第七届残疾人汇演小品类二等奖。2005年在商洛市首届民歌大奖赛中荣获特别奖。2013年6月荣获陕西省第六届戏曲红梅大赛专业组演唱三等奖。
孙明甫,男,195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鹿城中学高级教师。坚持一专多能,兼学别样,能书善画,多才多艺。书法上,博采众长,精心创作;音乐上,吹拉弹唱广泛修习,钻戏剧,练美声,扬民歌,习通俗;体育上,既注重继承传统,又积极探索创新。1999年以来获得各类书画奖励22次,演出奖励13次。2005年被中国国学研究会、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评委会评为“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书画类金奖。兼任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理事,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商南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商南县音乐协会副会长。
江峰,男,1962年4月出生,商南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热爱书法,遍习颜、柳、赵诸体,系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擅长行楷,行书线条流畅,墨韵节奏鲜明;楷书结构严紧,字体外柔内刚;其布局或章法,既守传统之规矩,又有变化创新的探索,其作品初见把玩意趣,笔墨传神的格调。2005年荣获《农民日报》全国书法大赛金奖,被《共和国书画艺术宝鉴》编委会授予“共和国书画艺术百杰”称号;2012年在“首届世界华人文艺先锋奖”评选活动中荣获“首届世界华人文艺先锋奖金奖”,被授予“世界华人文艺先锋人物”荣誉称号。在全县中学教师书法赛中,三次获得一等奖。
六、商南优秀社工
赵爱焕,女,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城关镇长新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工作中视群众为亲人,用一颗孝子之心关爱社区孤寡老人,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被群众称为事无巨细的“小巷好总理”。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协调矛盾纠纷,做到事不出社区,是一名铁骨柔情的“矛盾调解员”。在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率先垂范,主动冲在工作第一线。2014年1月,被省综治委评为“2013年度全省模范红袖章平安志愿者”;所在长新路社区荣获“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市“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示范社区党组织”、“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贺翔,男,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民政局社会福利股股长。爱岗敬业,积极做好优抚对象工作,近八年所有退伍安置对象的安置率、上岗率、满意率均达到100%,没有发生一起涉军越级上访事件。耐心细致,情系困难群众,尽力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2011年帮助146户优抚对象建起了新房。在担任优抚安置股股长期间,2006、2010年商南县被市政府、市军分区评为市级双拥模范县、2009年被评为全市安置工作先进县。他本人2012年被省人社厅、民政厅评为全省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七、商南教学名师
余建新,男,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高级中学副校长、中学特级教师。从教30多年如一日,以校为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治学有方,精于管理,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参加课题研究。编撰的《高考数学总复习教程》和《高中数学热点解析与训练》分别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和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撰写的《考试答卷丢分的五种情形》在国家级刊物《考试》上发表。累计在国家、省市县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71篇,获奖科研成果16项。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骨干教师”、“陕西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为商洛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张建华,男,1965年3月出生,商南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从教28年,教学成绩突出,累计向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2000多人。所带班级高考二本上线人数多次位居同类班级之首,所带学科高考成绩年年位居全市前三名。教研成果丰硕,2013年撰写《化学教学中两个创新实验的探讨》在《学习导刊》上发表。2000年撰写的《离子方程式正误十二看》、2001年撰写的《有关NO NO2 O2混合气体的计算》、2002年撰写的《无机框图题例析》分别在《中学理化报》上发表。2001年8月,被商洛地区教育局评为“商洛地区骨干教师”。
张志锋,男,197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从教20多年,一直潜心物理教研工作,先后在《物理教师》、《物理教学》、《物理教学参考》等核心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并获得多项省市级奖励。在班级管理中,严慈相济,师者仁心,善于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先后资助十几名贫困学生顺利考入名牌大学。2011年9月,被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授予“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称号。2014年3月,被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联合确定为“首届陕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在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1-2013年两次被聘为名师大篷车主讲教师,在全市巡回报告。
吴海龙,男,1971年7月出身,中共党员,商南县富水镇初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以人为本,狠抓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用心塑造教师队伍;聚焦课堂教学,重视校本教研,热情投身课程改革。撰写的《古诗词赏析“六字”解题法》、《走进清明节感受传统文化》、《让“支教”成为山区教育发展的窗口》分别在《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和《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上发表。2011年7月,被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所评为“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2012年9月,被商洛市教育局授予“优秀校长”称号。2013年6月被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授予“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汪让线,男,1974年8月出生,商南县初级中学一级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潜心教学研究,2012年撰写的《让表演走进外语课堂》在《学英语》报上发表。2013年撰写的《自主管理,创建特色班级》、《如何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分别在《现代教育与研究》、《现代教育创新》上发表。2012年9月,被商洛市教育局评为“商洛优秀班主任”。
八、商南医疗名医
刘思珠,男,196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医院副院长。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3年,练就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功底,在疑难肝病和难治性结核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方法疗效显著。潜心危重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心肺复苏、急性中毒、休克救助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撰写的《33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8例临床分析》等分别在《传染病信息》等专业医疗刊物上发表。主持完成的“颈椎前侧手术入路改良临床研究”、“钻孔引流血肿抢救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和“扶正与解毒托毒汤治疗慢性乙肝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分别荣获2012年商洛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3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聘任为全国肝病科普咨询专家。为商洛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田军,男,197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医院副院长、骨科副主任。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工作,爱岗敬业,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十佳医生”和“优秀科主任”。撰写的《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的36例手术效果分析》、《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分别在《中国误诊学杂志》等专业医疗刊物上发表。2004年参与研究的“骨创面钻孔珍珠膏外敷治疗骨外露”科研项目,获得商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2年完成的“颈椎前侧手术入路改良临床研究” 科研项目,获得商洛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0年,被陕西省卫生厅评为“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胡艳,男,197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创建了商南县中医院康复科,精通体针、头针、拔罐、点穴、推拿、正骨等手法,针灸技术独具特色, 创立了“点穴飞针法”和“定位旋转扳法”。撰写的《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针灸配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分别在《针灸临床杂志》等专业医疗刊物上发表。先后荣获商南县“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医生”和中医院“优秀科主任”等荣誉称号。2013年被省康复医学会聘为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李蓓,女,196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商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长。求实创新,积极开展基线调查,了解疫情,获得大量的案例和第一手数据。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艾滋病宣传咨询活动,大力推进和提高全县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进程和能力。撰写的《2011年春节市场食品卫生调查》、《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陕西省商南县0-5岁儿童生长发育与喂养相关研究》分别在《疾病监测与控制》和《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上发表。2012年,被省妇女联合会和省卫生厅授予“巾帼建功标兵”。2013年,被评为商洛市预防医学先进工作者。
